2013/10/03

建立人脈的最好辦法就是付出不計回報坦誠


建立人脈的最好辦法就是付出不計回報坦誠  
有故事說:第一是Bill Gates在20歲的第一份合同來自IBM,而據說是因為他母親本來是IBM董事,是她把小Bill推薦給IBM董事長,才贏得這份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合同,這個故事可謂街坊盡知,也常常被人提起來證明人脈關係重要性,但我倒覺得這個事情不是講人脈而是講裙帶關係,畢竟老媽媽不算真正意義的人脈。
第二是新東方學校的俞敏洪老師講過的一句話,讓我印象深刻,他說 你要想知道你今天究竟值多少錢,你就找出身邊最要好的3個朋友,他們收入的平均值,就是你應該獲得的收入 。俞老的話真是一針見血,令我敬佩。 常言道:10多歲比智力,20多歲比體力,30來歲拼專業,40歲拼人脈……年紀再大些要拼什麼我就不知道了,但過了60歲肯定重新拼體力,活著比什麼都重要。
我們生存的中國正在由熟人社會向陌生人社會轉變,你每天遇見的,對你生活產生重大影響的,都是一些陌生人。由於陌生人的存在,更提升了人脈的重要性;顯然,無論藉助網路還是現實生活,建立真正的強有力的人脈關係並非易事,它同樣需要用心經營、互利互惠,所以“社交銀行”這個概念有意義,人應該要經常盤點自己的人脈資產,計算投資和收益。而短期的利用及無意義的小圈子社交,都是另外意義上的一種浪費。
當今社會,朋友無非分為兩類: 有用的,和有趣的 。其中之一或兩者兼有。這是個真實的商業世界,有用的朋友才能產生長期交往的動力,好比你只希望去那些顧客盈門信譽良好的商鋪買東西一樣,當然如果彼此興趣相投,那更妙不過,但不可強求。人是否善於與自己不喜歡的人交往,善於在一個自己不喜歡的環境中折騰,這是衡量一個人社交成熟度的標誌 。 建立強有力的人脈關係的三重點:
第一、建立你的價值 。 這裡的“價值”,換個更貼切的說法就是“被利用價值”,在盤點人脈關係前,冷靜問問自己:你對別人有用嗎?你無法被人利用,就說明你不具有價值(比如說,職業規劃無非是提升你的“被雇傭價值”),你越有用,你就越容易建立堅強的人脈關係。 人在每個階段,取決於自己的能力和目標,都有不同的價值定位。個人與其匆忙花費精力漫無目的認識朋友,不如事先確定好自己的價值定位,然後針對目標顧客有針對性地傳播。
第二、向他人傳遞你的價值 。 一個老好人,固然有趣但毫無用處,但一個總不願被人利用的精明人,也難以建立真正的人脈關係。在人際交往中,要善於向別人傳遞你的“可利用價值”,從而促成交往機會,彼此更深入地了解和信任對方。 在日常社交中,有兩種心態不太可取:1是自我封閉,傲慢。2是憤青心態,以超脫自居。 除非你是眾人皆知的李嘉誠或Bill Gates,也不想做退隱鄉村的文化人,否則還是老實寫清楚職位較好,畢竟這代表了你當前的價值(至少是部分)。你不尊重自己的價值傳遞,說明也不尊重別人。
第三、向他人傳遞他人的價值,成為人脈關係的一個hub 。 在現實生活中,我們經常遇到這樣的情況:某個很好也很有價值的朋友,但是1-2年也難得碰上一次面(而這種朋友即使碰面,又常常只停留在握手喝酒閑侃中)。俗話說“大家都很忙”——這固然沒錯,但是用人脈關係來說,就是一種“沉澱資源”,沒有產生應有的效益。 當你和某個朋友聚會,說起一件難以處理的技術難題,這個朋友突然拍著大腿說:“我有個10多年的好朋友,他是這方面的專家,他完全可以幫你解決!你為什麼不早說呢……”,是呀,你為什麼不早說?因為之前,你從來沒有聽說過他有這樣一個朋友啊。 而另外一個朋友,他似乎總有各種關係而且善於提供幫助。你在電話中提到一件生產的麻煩,因為你知道他認識好幾個這方面的專家,通常在你電話剛掛斷的時候,他電話又打進來了,因為他已為你約好了其中2個朋友,今天晚上就見面,為你提供解決建議;當然,他還說,順便有另外一新投資項目要諮詢你,希望你邀請你另外一個做VC的朋友也能參加聚會,大家認識認識。
上述那種人脈關係發揮了最大價值呢? 很有價值,你身邊也有很多朋友各有自己的價值,那麼為什麼不把他們聯繫起來,彼此傳遞更多的價值呢?如果你只是接受或發出信息的一個終點,那麼人脈關係產生的價值是有限的;但是,如果你成為信息和價值交換的一個樞紐中心(hub),那麼別的朋友也更樂意與你交往,你也能促成更多的機會,從而鞏固和擴大自己的人脈關係。 所以,尋找並且建立自己的價值,然後把自己的價值傳遞給身邊的朋友,並且促成更多信息和價值的交流,這就是建立強有力的人脈關係的基本邏輯。
我覺得建立人脈的最好辦法就是付出不計回報,坦誠,這樣可能效果慢,但很穩。 實現人生價值,建立人脈關係很重要,但關鍵在自身有價值!   

沒有留言: